繩縛歷史探源(二):歌舞伎

除了捕繩術,另一個對現代日式繩縛美學影響深遠的是歌舞伎表演。相傳歌舞伎源自戰國末期。直到近代,觀賞歌舞伎都是很庶民的大眾娛樂。迎合大眾口味,歌舞伎表演常有充滿戲劇張力的情節,與色彩豐富的元素。其中描寫情慾場景的橋段為「濡れ場」,含殺戮場面的為「殺し場」。對日後日式 SM 與繩縛影響深遠的則是「責め場」。「責」可理解為凌虐、折磨。「責め場」是劇中角色遭到拷問、虐待的情節。
繩縛歷史探源(一):捕繩術

說起日式繩縛的源頭,許多人會追溯到古時的捕繩術。有此一說:日本古代缺鐵,因而同心(治安官,相當於警察)們不像西方與中國使用手銬,而以繩綑綁犯人。又由於日本分裂為各藩國,各地同心遂發展出自己的流派。無論此說真確與否,至江戶時代,日本已有一百五十以上個捕繩術流派。明治維新後,捕繩術仍為警察機構所採用,直到明治時代方漸漸失傳。
【緊縛心得】我實在搞不懂龜甲縛…

其實,對玩了繩縛好一段時間的人來說,龜甲縛真是個奇怪的存在。其他常見繩縛套路通常可以分析出共通的幾個基本手法:單柱縛、十字扣、八字扣… 龜甲縛的手法則自成一套。它的裝飾意味大於功能性。綁起它來總是得鬆垮垮地開始,然後拉緊,力道很難掌握。換個不同身材的人,打結的位置和大小就有所不同。